• 重庆沙坪坝区融汇温泉城童话里D区5栋1905
  •  cqzhongrui160322@163.com
  • 王总: 13708368233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动态  > 行业动态
预计到2035年,青岛新增供水能力7.9亿立方米,城乡一体化供水覆盖率达到95%
来源:www.cqzrhj.com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20日



       7月16日讯,日前市政府印发《青岛现代水网建设规划》,《规划》提出,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构建高标准防洪减灾网、高水平供水保障网、高效完备城乡排水网、高质量河湖生态网、高 品 质水文化景观网、高效能智慧水务网为抓手,统筹存量和增量,谋划建设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青岛现代水网。预计到2035年,全市新增供水能力7.9亿立方米,城乡一体化供水覆盖率达到95%。



      作为国家首批省级水网先导区,山东确立的全省水网总体布局“一轴三环、七纵九横、两湖多库”,为青岛现代水网建设确立了基本框架。在积极衔接国家水网和山东水网的基础上,《规划》谋划了青岛现代水网“纲、目、结”三要素的科学布局,明确提出,青岛将以引黄济青、黄水东调、南水北调东线后续工程、沂沭河雨洪资源利用东调工程等5条客水调引及输配水通道和大沽河、北胶莱河等10条骨干河流为“纲”,其他中小河流、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灌区灌溉体系建设工程、水系连通工程为“目”,以棘洪滩水库、官路水库2座大型客水调蓄水库、本地产芝水库等23座大中型水库、城市净水厂、污水处理厂、海水淡化厂等工程为“结”,构建“五干十脉、五纵五横、两枢多点”的现代水网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建设区(市)水网。



      按照“蓄水固本、联水强网、活水赋能”三步走战略路径,青岛将构建防洪排涝防潮、城乡供水、城乡排水、水生态保护治理、水文化景观、智慧水务管理等六网体系,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全面增强我市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生态治理保护能力,打造山东省市级现代水网示范区、水利保障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水美产业和水活经济重要践行区。



      在高标准防洪减灾网建设上,统筹洪水拦蓄、堤防加固、河道治理等工程措施,系统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涝区治理、海堤建设,构建“三大流域防洪、市内全域除涝、千里海岸防潮”的防洪排涝防潮体系新格局。如,实施大沽河、五沽河、北胶莱河、洪江河等30条重点河道治理工程,治理总长度650公里,提高流域骨干河道泄洪能力;实施16座大中型水库、21座主要拦河闸(坝)维修及除险加固工程,增强洪水调蓄能力;实施李村河、张村河等11条城区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总长度46.4公里,逐步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保障供水安全就是保障城市的生命线,《规划》明确提出构建高水平供水保障网,提高客水调蓄和配置能力,促进水源互联互通,加大非常规水利用规模,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恢复大中型灌区灌溉体系,加强应急备用和战略储备水源建设。强化用水总量指标刚性约束,到2035年,全市用水总量不超过20.01亿立方米,全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3%。建设再生水利用工程11项,新增再生水利用能力95.5万立方米/日。建设海水淡化工程9项,新增海水淡化装置规模35.33万立方米/日。推进青岛水网“五路”大动脉建设,完善水网之“纲”;充分挖掘现有水库供水潜力,加快官路等重点水库建设,打牢水网之“结”。
在高效完备城乡排水网建设上,系统谋划雨污水管网建设和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布局优化、污水调配体系建设、污泥处理处置和农村污水治理方案,实现雨水系统排放能力大幅提高,城镇污水安全高效处理,城市生态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城市韧性有效提升。通过30项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新建6条污水调配管道,增强污水排水分区间的输送保障能力,均衡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规划7处污泥处理处置项目,实现污泥稳定化、无害化处置。



    《规划》提出,构建高质量河湖生态网,以维护自然水流流态、提升水体质量、恢复河湖形态、改善水循环条件为目标,全面提升森林、河流、湿地等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针对主要水生态环境问题和规划目标,按照“一湾一带、一轴三源、多廊多片”的水生态保护治理格局,开展高质量河湖生态网建设。



      在高 品 质水文化景观网建设上,依托“山、水、湾、城、河、文”资源禀赋优势,探索水文旅融合新路径,发展水农融合新业态。依托大沽河生态主轴及滨海休闲景观带,串联沿线各类自然生态、历史文化资源点,特色化营造主题,构建“一轴一带引 领、三山三湾驱动、多廊多点支撑”的水文化景观空间发展格局。



      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到2035年,防洪减灾网、供水保障网、城乡排水网全面建成,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水资源调配与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河湖生态网、水文化景观网、智慧水务网基本建成,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水网智慧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水美产业有效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到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现代水网,各层级水网高效协同融合,水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利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实现水务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全周期绿色化,骨干工程实现联合调度、丰枯调剂,水务基础设施网络规模效益大幅提升。





来源:民生在线

返回列表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部分来源于公共网络或者素材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 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备案号:渝ICP备2021002381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