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市遭遇特大暴雨灾害。北京市政府表示,将加快推动灾区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83个小时的降雨量达到常年全年降雨量的60%
7月29日20时至8月2日7时,北京市遭遇了历史罕见特大暴雨,极端性强、累计雨量大。气象监测数据显示,单站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昌平区王家园水库降雨745毫米,是北京地区有仪器测量记录140年以来的最 大降雨量。
“全市平均降雨量331毫米,83个小时的降雨量达到常年全年降雨量的60%。”夏林茂介绍,此次特大暴雨期间,门头沟区平均降水538毫米,房山区平均599毫米。
同时,特大暴雨导致北京市主要河流洪水来势快、量级大、峰值高。数据显示,北京市永定河卢沟桥站洪峰流量仅2小时就从1000立方米/秒上升为峰值4650立方米/秒,是1925年以来的最 大洪峰。
面对洪水来临,北京市及时研判洪水总量和峰量等关键要素,超前发布洪水预警,提前48小时启动防洪排涝Ⅲ级应急响应,提前24小时升级至I级应急响应。
“我们提前36小时实施水库、河道、湖泊、管网预泄腾容调度,腾出蓄洪空间1800万立方米。同时以流域为单元,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最 大限度发挥防洪工程体系综合防洪减灾效益。利用各流域上游水库拦洪,期间全市25座水库超汛限水位运行,拦蓄洪水4亿多立方米。”北京市水务局局长潘安君介绍,已建成的防洪工程在本次特大暴雨洪水应对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129万人受灾,18座城镇污水处理厂、363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停运或受到影响
根据当前阶段性数据,此次北京洪涝灾害共造成近129万人受灾,房屋倒塌5.9万间,严重损坏房屋14.7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2.5万亩。
夏林茂介绍,此次北京特大暴雨共接报地质灾害369起,是多年平均数量的10.5倍,同时特大暴雨对山区基础设施破坏严重。
其中, 110余条河流发生超标准洪水,280余公里河道堤防损毁;4座中型水库、13座小型水库、16座水闸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毁;20座城乡供水厂、264座农村供水站、18座城镇污水处理厂、363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停运或受到影响;县级以上公路受损93条段,乡村公路受损840条段,256个村交通中断……
北京市门头沟区委书记喻华锋介绍,这场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使门头沟区遭遇了有记录以来破坏程度最强、受灾范围最广、经济损失最 大的自然灾害。
“初步统计,全区受灾人口约31万人,约占全区人口77%;房屋倒损、严重损坏34911间;城乡道路、电力、供排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大量损毁。全区有40个村需要重建。” 喻华锋说。
抓紧修复受损基础设施,尽快启动灾后重建
“房山区深入开展清淤、消杀等六大专项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城区内涝积水点全部清理完毕,清理淤泥4.5万余吨、垃圾2800余吨。”房山区委书记邹劲松说。
灾情发生后,北京市委、市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安置受灾群众、抢修基础设施。夏林茂介绍,北京市快速抢通道路、恢复通电、恢复通水、恢复通讯,调拨送达各类生活必需品和应急物资,积极开展医疗救治做好灾后防疫,严格受灾地区水质监测和消毒,同时全力防范次生灾害,加强气象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
而下一步,夏林茂表示北京市将统筹规划,坚持“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全面做好恢复重建工作。
其中,用一年左右时间基本修复影响防洪的水毁水利设施,完成损毁房屋修缮加固和农村居民自建住房原址重建,科学选定集中安置点位,加强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保障能力基本恢复到灾前水平,让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用3年左右时间,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灾区防灾减灾能力显着提升,受灾地区发展能力明显改善,为群众营造出舒适的居住环境。
同时着眼长远、整体规划,优化受灾地区功能布局,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