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已建成管廊约 105 公里,主要分布在河西新城、江北新区、南部新城、江心洲、仙林大学城及部分快速路等,公里数全省第一。综合管廊建成后,将城市中的各类管线集中纳入,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9 月 11 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建委获悉,《关于进一步加强地下综合管廊运营维护管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运维实施意见》)将于 10 月 1 日施行,有效期至 2028 年 9 月 30 日,通过实施五项措施,健全体制机制,明确职责、有偿使用费收取主体等,推动管线入廊,保证运营安全,实现市(区)级管廊统一运营维护。
运营、维护、管理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养和推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运维实施意见》立足新发展阶段,结合南京实际,围绕四个基本原则进一步规范要求,以五项具体措施有序推进管线入廊,营造安全、高效、优质的管廊运营环境。
首先,明确职责分工,明确了各行政主管部门、市 ( 区 ) 管廊公司和管线单位的职责。明确管廊公司和管线单位的日常维护、检测维修、档案管理、安全责任、应急处置等事项。
其次,在维护管理、安全管理方面,要求市(区)级管廊公司建立健全日常值班、巡查、保洁、养护和维修等管理制度,配齐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特种作业人员,配足例行维护维修和应急抢修需要的备品备件及机具物资;及时做好管廊设施的巡视检查、环境保洁、维护等工作,保持管廊环境清洁,保障设施设备正常、安全运行。同时做好检测维修、档案管理等工作。明确管廊本体设施、入廊管线的安全管理责任;规定人员进出、维护操作、安全管理的要求;明确管廊设施周边安全保护范围和施工作业保护措施要求,具体来说,在管廊及其两侧三米安全保护范围内,禁止排放、倾倒腐蚀性液体、气体等有害物质,挖掘岩土,堆土或堆放建筑材料、建筑垃圾及其他危害管廊安全运行的行为等。
第三,要加大管廊智慧管理,提出要建立市区级智慧管理平台,构建全市管廊智慧信息系统,同时,也规范了收费事项。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定价机制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市有关部门可以综合考虑管廊建设和维护成本、投资回报和管线单位使用成本及应急处置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为协商确定有偿使用费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此外,强化机制保障,突出管廊和管线的安全运行,落实相关主体事权责任,建立联动机制,强化统筹保障。(图片来自南京建设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