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管网改造融资记
下班之后往往是用水高峰。因管壁锈蚀变薄,一旦水压增大,供水管网极易爆管。在贵州省贵阳市,这样的老化管网大量存在于南明、云岩、观山湖等城区,涉及人口上百万,有的管网已运行三四十年,漏损率呈上升势头,急需系统性、集中性改造。
早在2020年夏天,贵阳水务集团就开始谋划供水管网系统改造。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实施方案(2022—2025年)》,贵阳运行年限满30年的供水管道正式纳入更新改造范围。
“针对历次摸排情况,我们按照改造的轻重缓急,对所有供水管道排序划分。”贵阳水务集团财务资金中心总监李琳介绍,整个工程将分三期完成,其中一期工程涉及云岩区、南明区、观山湖区、经开区等4个区域,改造管网共计101.44公里,总投资大约1.97亿元。
如果只是对管网小修小补,平均一年支出3000万—5000万元,贵阳水务集团尚能承受。而近2亿元的投资,在供水保障领域实属大额,融资成了难题。
“供水属于民生工程,保本微利。”李琳介绍,按照以往融资方式,集团可以向银行贷款80%的资金,剩余20%是资本金,自己解决,“但这次的资本金将近4000万元,像座大山挡在前面,我们一时拿不出。没有资本金,贷款肯定拿不到,一环扣一环,如何确保9月中下旬开工?”
今年6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的举措,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重大项目融资支持。
国家开发银行贵州分行第一时间打来电话。“太及时了!”在相关经办人的协助下,李琳立马组织申报,希望能申请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缓解项目资本金出资压力,撬动引导配套贷款融资。
“我们先在贵阳市发改委重大项目库里填报一批项目工程,然后根据国开行列出的材料清单进行准备,最 后等逐级审批以及国开行评审。”李琳和同事们加班加点备齐材料,生怕让来之不易的机会溜走,“我们主动与省、市发改部门以及银行对接,抢抓政策‘窗口期’。”
因为属于新开工项目,前期手续比较完备,又是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后将有效降低城区供水管网漏损率、提高供水保障能力、提升优化老旧小区供水管网体系,社会效益明显。8月11日,国家开发银行贵州分行成功投放国开基础设施投资基金1971万元,实现全省首笔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投放,用于支持贵阳市供水管网改造工程一期项目建设。
“有了这笔投资基金,余下的资本金就好筹集,压力一下少了大半。”解决了资本金,李琳也不再为剩余80%的资金担心,项目顺利打通,“后续国开行将以‘投贷结合’方式提供项目贷款。该基金既解决资本金问题,又将撬动项目贷款,为保障项目按计划建成投用打下坚实基础。”
相较以往向其他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这种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耗时更短、成本更低。“从项目申报到基金投放,前后不到一个月,效率特别高!”李琳表示,这笔投资基金只需18年内还清本息,支持力度显著。
随着一期工程即将动工,李琳和同事们开始着手准备二期工程融资,“我们将以此次成功争取基础设施投资基金为模板,对即将实施的‘贵阳市供水管网改造工程二期’‘红枫湖至花溪水库连通工程’等项目进行经验复制,拓宽融资渠道。”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