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沙坪坝区融汇温泉城童话里D区5栋1905
  •  cqzhongrui160322@163.com
  • 王总: 13708368233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动态  > 行业动态
近年来城市内涝突出问题及风险研判
来源:www.cqzrhj.com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11日

      进入夏季以来,全国多地经历强降雨过境,除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外,暴雨带来的城市内涝尤为严重。近日,住建部与应急管理厅即发布《关于加强城市排水防涝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完善排水防涝应急机制,做好城市排水防涝应急管理,加强应急处置协同联动,切实保障城市安全度汛。本文即从近年来各地城市内涝典型案例出发,梳理当前城市内涝暴露突出问题,以探究其带来的风险隐患,以供参考。



一、相关案例梳理



(一)全域严重内涝案例



1、重庆万州区洪涝灾害



2023年7月3日至4日,万州区遭受暴雨袭击,截至4日9时,24个镇乡街道达到暴雨,16个镇乡街道大暴雨,长滩镇特大暴雨,最 大雨量(长滩站)261.2毫米。7月4日上午,重庆万州区五桥街道发生严重内涝,水位已超历史最高警戒线。武警重庆总队迅速出动100名兵力担负抢险救援任务,携带大量抢险救援物资器材,奔赴抗洪一线紧急驰援。据重庆市水文监测总站监测,截至7月5日8时,全市超警河流均已回落至警戒水位以下。



2、广西桂林强降水致严重内涝 



2023年5月22日,广西桂林遭遇极端强降雨侵袭,城市多地道路出现严重内涝。气象监测资料显示,桂林市秀峰区局部小时雨强达160.6毫米,单从降水强度来看,堪比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受市区内涝影响,部分路段交通中断,当地多所学校停课。桂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洪涝灾害Ⅳ级应急响应。22日中午,强降水云团已远离桂林。



3、河南郑州特大暴雨灾害



2021年7月18日18时至21日0时,郑州出现罕见持续强降水天气过程,全市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累积平均降水量449毫米。这场极端暴雨导致严重城市内涝、河流洪水、山洪滑坡等多灾并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截至8月2日12时,郑州市因暴雨灾害遇难292人,失踪47人。



(二)局部严重内涝案例



1、东莞东纵路水浸现象



据报道,东莞水务官网早在2013年即将该路段划入内涝整治方案内,至2014年当地政府前后共投资约69亿元用于内涝治理。但收效甚微,2023年6月23至24日,广东东莞市连降暴雨,全城多个路段出现内涝情况,其中最严重的系莞城区东纵路区域,罗莎大厦-威 尼 斯广场全线被淹。相关部门回应称,该路段内涝整治涉及面较广,需市政府方面统筹。



2、深圳龙华壹方城水淹事件



6月17日,深圳龙华区突降暴雨,造成工业路壹成中心段局部积水,部分雨水流入壹方天地购物中心C区,导致该区域被水淹数小时,引发网民对该路段排水系统质疑。据媒体报道,龙华壹方城是龙华区最为核心的地段之一。新城区、新商场再加上核心地段,这三个重要要素与此次遇强降雨遭水浸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二、议题方向



(一)城市规划建设是否合理



分析舆论来看,在报道城市内涝新闻及视频下方,网民就地方城市规划、建设等产生争议,多数本地网民认为当地道路建设、排水管道铺设等多方面存在问题。如在郑州特大暴雨灾后重建相关新闻下面,有网民评论“昨天下了雨,该积水的还是积水。我觉得重点要关注一下隧道和涵洞路段的排水情况,否则几条主干道还是会出现类似情况”。同时在#广州暴雨#话题下,有网民评论称“#广州暴雨#我们城市的排水系统真的很脆弱,一场暴雨,城市内涝进入‘看海’模式。不仅仅是广州、深圳,大部分城市的市政排水都不是那么令人放心,城市无序建设,规划建设不同步,排水系统设置不合理不达标等等!相关部门需要重视”等。



(二)讨论相关工程质量问题



在东莞“水浸街”相关新闻报道下,部分网民就工程质量问题进行讨论。如“年年挖年年浸,为什么会这样?主管的不知,审批的不知,施工的不知,只有普通市民才知!不浸才怪呢”“有朋友在水污分流工地做,他说他们做的很多都不通水,老板都交代做完就行,过两年又可以开工”“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一次治理到位,让后面怎么办”“挖路作用不大,应该要挖挖工程负责人和水务局负责人才对,必须深挖才能治标治本”“我上班门口的人行道,重新铺好没有一个月,地板砖又全部松动了,市政工程,如果管得时间长,就不叫市政工程了”等。



(三)市政工程投入资金是否合理应用



多个城市为治理城市内涝往往斥巨额资金,规划时间较长,短期内不见成效。引发舆论场对市政工程投入资金去向讨论,多位网民质疑巨额资金未能真正用以治理内涝、改善城市排水系统。言论如“能用到工程上的有1000W吗?”“市政工程花了一千多亿干嘛去了”“有多少用在治内涝上”“每年不知道要改造多少次,花那么多冤枉钱”“自古以来,水利的水比太平洋的水还深”等。更有网民讽刺所谓治理规划后,汛期仍有“城市看海”的情况,如“经过十年整治规划,本市又增加一景点‘内涝观海景区’,欢迎全国各地朋友在雨季来打卡”“70亿开发漂流项目,有机会带上家人体验70亿的娱乐”等。



(四)关注财产损失和民生保障



不少网民将注意力集中在民生问题上,一方面,网民认为洪涝灾害会给人民群众带来较大的财产损失,给群众生活造成极大影响,情绪表达较为消极,如“所以讲,买车买房没用,一切被洪水没收”“受苦的永远是老百姓”“钱本来就那么难赚了,还要面对这些天灾,让我们怎样生活”“下雨,被淹的城也是比比皆是,被淹损失财产的老百姓苦透”;另一方面,网民对群众损失赔偿事项表示关注,如“每次雨淹一次,损失一次,这笔帐找谁算?”“不懂就问,这样保险会赔吗?”“洪水以后,新买的车车刚落地,被水泡了,几十万的车直接凉了,一分钱赔偿都没有吗”;此外,舆论认为应该对受灾群众做好安置和保障,如“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全力做好抢险救援工作,并为受灾群众提供所需支持与保障,确保他们得到温暖和安置”。



三、暴露问题



(一)“城市看海”暴露出城市防洪排涝设施薄弱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繁发生,从湖北恩施建始县城被淹到郑州特大暴雨再到近期广西桂林、重庆万州均遭受暴雨冲击。在出现严重城市内涝的情况下,舆论场对城市防洪排涝能力高度关注。事实上在2022年《人民日报》发布的一篇报道《多措并举治理城市内涝》中就提到“长期以来,内涝治理是我国城市发展中的一块短板。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年有180多座城市受内涝影响”,文中还提到“经过几十年快速城镇化,我国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继续走偏重‘铺摊子’‘扩面积’的老路,将会加剧城市扩张与自然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致使内涝问题越发突出”。此外,在近期“成都日报锦观”发布的《面对城市内涝,城市如何保持韧性?》中分析对当前城市内涝严重原因时指出,“从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角度来看,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开发导致的大量土地硬化、城市开发过程中造成的原有水系占用和衰退、排水系统老化、原有排水系统标准过低等问题,也是造成城市内涝的重要原因”。



(二)预判预警能力不足,应急响应滞后



从目前来看,多数城市内涝灾害主要由于短时间内较为集中的强降水所造成的,日常市政工程建设和维护仅仅能够起到防范和减缓灾害冲击的作用,并不能从根源上阻止灾害的发生。因此对于这类极端天气问题,提前做出预警是防灾减灾的必要手段。但在一些暴雨灾害中,本不该发生过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却仍然发生,这其中难免存在风险预判、灾害预警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以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为例,当地气象部门未能准确分析预判,导致气象预警未能及时发出,群众在不设防的情况下遭遇了暴雨灾害的冲击,酿成严重后果。而根据国务院调查组调查报告直接指出,郑州市委市政府“风险意识不强”“认识准备不足”“防范组织不力”“应急处置不当”等,引起舆论强烈反响。



(三)群众避险意识有待提高



相较于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城市内涝一般影响范围较小,且部分积水路段依靠排水系统短期内能迅速排干,这便造成部分群众对城市内涝所带来的后果认知程度不足。如据中国防汛抗旱杂志总结称,在郑州7.20特大暴雨中,因该市从未发生如此极端暴雨和洪涝灾害,“很多群众仍持‘经验主义’,对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不以为然,存在侥幸心理,甚至还出现‘舍命不舍财’的现象。”此外,还有群众未能注意市政提示,在内涝时涉水或靠近电箱等危险区域,造成触电身亡或掉入被冲开井盖等威胁人身安全的情况。如据人民网报道,2022年7月8日,沈阳皇姑区崇山路淮河街路口,一市民在积水中因触电突然倒地,送医后经抢救无效身亡。



四、风险研判



(一)问责追责声音突出,涉政风险或将集中显现



城市出现严重内涝后,舆论场不满情绪较为集中。一方面,舆论认为当地政府工作可能存在认识不足、预警工作缺漏等多个问题,若出现重大安全事故,或将刺激问责追责声音更加突出。另一方面,一旦出现严重内涝情况,或有网民追问地方排水等工程规划以及日常建设方面的财政资金使用问题。多重因素交织叠加可能致使涉政风险集中显现。



(二)多方面问题受诘问,舆情失序风险高



城市内涝问题密切关系到社会民生,其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乃至人居环境的破坏,都会影响到人民幸福感。面对城市内涝频发现象,网络舆论不仅将指责的矛头对向城市排水系统、气象预警等中心问题,同时还聚焦于财政资金的使用、国内外城市规划的差距上,导致相关舆情衍生出更多其他的争议性。伴随着对国内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唱衰,以及政府公信力的下降,舆论炒作空间加大,失序风险变高。



(三)公共安全隐患问题多发,相关部门应对压力骤增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速度加快,立体化发展成为多数城市建设的规划方向。一方面城市内涝极易造成积水区域陷入拥挤或交通瘫痪状态,人群疏散、地面排水等应急工作首当其冲;另一方面地下及地势低洼区域成为城市内涝多发区域,由此带来的公共安全隐患较为突出,如地铁、下穿街道、涵洞等区域一旦发生积水倒灌,或给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带来威胁。短期内,上述情况极易发生叠加状态,或给应急、消防等部门带来较大应对压力。此外,部分城市较为严重内涝的情况下,后续城市清淤、公共设施重建等多方面应对压力亦有所上升。



五、总结



长期以来,城市内涝已成为城市建设发展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又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而近期多地暴雨频发,再次将城市内涝这一议题推至舆论场中央。如何平衡城市扩张建设与自然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兼顾民生工程建设与经济长远发展,已然成为城市管理者亟需考虑的问题之一。




来源:网络,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商业用途,如文中的内容、图片、音频、视频等存在第三方的在先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返回列表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部分来源于公共网络或者素材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 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备案号:渝ICP备2021002381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