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焦场景,提供城市排水防涝核心能力
“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提速,城市排水设施体量也呈现爆发式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到2021年的十年间,全国城市排水管网里程从43万多公里倍增至87万公里,污水处理厂从1600余座增加至2800余座,增加近70%。而随着排水设施的大量建设,其老化比例也在快速提升,50%的排水管网运行已超10年,受污水腐蚀、淤泥沉积、土地沉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管网淤堵、渗漏、错接混接等病害问题开始大量累积和逐渐暴露,对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梅鹏说道。
另一方面,在全球极端气候增多的大背景下,我国极端降雨天气也在显著增多。据全国659个降雨观测站的年度观测数据显示,在一个自然年中观测到暴雨天数大于120天的观测站数量,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168座,而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后,这一数字上升为265。在极端降雨增加、城镇化加速、排水设施老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城市内涝逐渐多发频发。住建部对32省351市内涝情况的调研结果显示,有213个城市发生过积水内涝,占比62%,有137个城市一年中内涝灾害达3次以上。2000年以来,我国城市内涝灾害平均每年200多起,直接经济损失3100亿元,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的同时,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造成了重大危害。
辰安深耕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领域数十载,在排水防涝领域围绕典型场景形成体系化核心能力,全力支撑城市排水防涝建设。
围绕排水管网日常监测场景,提供风险评估、监测预警、病害诊断等核心能力。在日常监测过程中,通过风险评估功能可视化展示排水管网的风险等级及分布情况,帮助用户掌握排水系统风险态势、支撑用户开展风险防控工作;通过监测预警功能全天候监测排水管网及设施的关键指标,帮助用户实时掌握排水系统运行状态、协助用户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通过病害诊断功能智能识别错接混接、淤堵、渗漏等病害特征,帮助用户随时开展管网病害诊断、及时发现定位管网病害并跟踪处置。
围绕城市防涝指挥调度场景,提供内涝预测、防涝调度、案例复盘等核心能力。在汛期应急过程中,通过内涝预测功能帮助用户开展雨前内涝预警,提前了解可能的积水点、积水范围和积水深度,实现响应前置;通过防涝调度功能为用户提供雨中全程监测和调度,根据雨情、水情、应急力量和资源分布等开展科学应急,实时掌握现场动态实现高效指挥;通过案例复盘功能为用户形成案例知识沉淀,可随时应用于培训、演练和复盘,实现排水防涝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相关核心能力已在安徽全省、佛山、成都等数十个项目中落地应用,为用户实现平战结合的排水防涝能力提升提供了坚强助力。
二、创新驱动,打造产研联动持续发展模式
辰安多年来坚持创新驱动,通过与科研机构的产研合作,形成了排水管网病害智能诊断模型、城市内涝预测预警模型等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打造了覆盖硬件设备、算法模型、系统软件和技术服务的多形态产品体系。
目前,相关技术产品在多地形成了实际案例,累计建设感知设备8000余套,覆盖排水管网超10000公里,有效预警200多起。通过在项目中的实际应用,一方面对技术研发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提供了反哺,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多项国家、地方标准及监测预警联动响应机制等经验沉淀,为城市排水防涝事业发展提供了源 源 不 断的动力。
未来,辰安将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和研发投入,聚集多尺度气象洪涝灾害链模拟、基于模拟及监测数据综合的排水调度策略生成、城市内涝积水监测及边缘计算一体化设备等工程问题攻关,为产品体系的持续演进形成坚实支撑。
三、优化服务,贡献城市排水防涝辰安方案
辰安将继续加强与各地排水部门、城管部门、规划部门等相关单位的沟通与合作,深入了解城市排水系统的业务需求,提供针对性的产品与服务。“基于公共安全理念和核心科研成果,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全息感知-综合评估-模拟预防”的城市排水防涝监测预警解决方案,通过平时管网监测、动态诊断、重点预警夯实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基础,通过雨前积涝预测、雨中排涝调度、雨后复盘沉淀的全程支撑来提升排水防涝综合能力。”梅鹏表示。
国债支持下城市排水领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辰安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持续加大对城市排水防涝领域的研发投入,致力于提供高效、可靠的排水防涝解决方案,与各方共同推动城市排水防涝事业的发展,为城市的安全、持续、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梅鹏
来源:京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