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为了进一步做好“里子”,地下管网改造成为城市更新工作一项重点任务,各地都在着力加速推进。
地下管网有多少种?
地下管网里的新机遇
在山城重庆,8.24万平方公里地下,超过18万公里管线交错纵横。其中,2.7万公里供水管道,每分钟3500立方米饮用水流过。4.1万公里排水管道,每分钟4700立方米城镇污水通过这里接受处理。
供水、排水、供气等管线长度与重庆相似的省市就有16个。以目前的改造速度,未来,我国仍将每年改造10万公里以上地下管线。
每一条新改造的管线、每一项技术革新,都让我们看不到的地下,正在发生着想象不到的变化。国家的一系列政策举措,也让近5000家相关企业183.65万从业人员,迎来新机遇。
去年年底,中央财政增发1万亿元国债专项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其中,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工程是一项重要内容。
最近,重庆近百个排水管网改造项目获得40多亿元国债资金支持,开始全力加速推进。
在重庆沙坪坝区渝碚路,十多个竖井正在加紧施工,它们要解决的是困扰周围居民多年的内涝问题。
以前这一片是一下雨就积水,为了改造好这段区域,当地重点解决地下管网太细、太窄的问题。以前管径是0.6米到0.8米,改造后管径最大的地方是1.8米,过水能力比之前提高两至三倍。
目前,重庆获得国债资金支持的排水管网改造项目共95个,涉及资金40.58亿元,其中17个已开工建设。
除了容易积水的路段,还有不少安全隐患点的改造。
大渡口区的排水管道改造工地同样获得国债资金支持。记者在管道内看到,一根直径3米的雨水管,运行时间已有十多年,前方30多米的管道已经塌陷,剩余部分严重变形,极易再次引发坍塌。
靠人工修补难度很大,工期长对周边市民的生活影响也非常大。
如何又好又快解决问题?施工方选择两个方案,塌陷的部分挖开重修,还没塌陷的部分使用一种不开挖就能修复的新技术。
由于技术水平高、手段多样,今年重庆还专门针对百姓意见大、供水管网跑冒滴漏等难题,重点展开改造修复工作,计划再改造老旧管道300多公里。
管网改造热 市场需求旺
新技术催生新职业
地下管线被称作城市的“血管”和“神经”。但凡出现老化、破裂、堵塞等问题,就要对马路开膛破肚,影响居民生活。
非开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为破损管道提供了“微创”诊疗。不挖路、不封路,短时间就能修复破损管道。
在重庆,工人夏小云和他的管道检测机器人,是工地里最 受 欢 迎的对象。每天只要他们在,下管道的苦活累活就不需要交给别人来干。
一年前,看到地下管网改造市场大有可为,夏小云果断辞去市场销售的工作,转行来工地。他所在的施工企业,今年的改造项目遍布重庆多个区县。
在福建厦门,一家国内管道非开挖修复行业的领 军企业,这几天来拉货的卡车一辆接着一辆。开年以来,他们就接待了十几位客户,其中两批还来自国外。
企业负责人廖宝勇介绍,这两年趁着地下管网改造不断加快的“春风”,他们在全国各地设了30多家子公司、分公司和办事处。公司计划2024年的产值比2023年翻一番。
背靠庞大的市场需求,如今国内非开挖修复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不仅广泛应用于城市供水、排水、燃气等市政管线领域,技术研发和创新也与国际先进水平逐渐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