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启动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启动建设覆盖燃气、桥梁、供水、排水、热力、综合管廊等重点领域的运行监测平台,对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实时监测、及时预警、有效处置。
近年来,多地聚焦城市安全主要问题和突出风险,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构建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主框架,及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城市在遭遇极端天气、自然灾害时,提高城市保供、保畅、保安全的能力,提高城市韧性。
规划先行
明确建设要求
近年来,各地陆续出台相关规定,加快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
江苏省聚焦燃气爆炸、城市内涝、地下管线交互风险、道路坍塌等7个风险场景,提出以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为着力点,加强系统谋划,统筹好当前和长远、地上和地下,统筹好规划、建设、管理、维护、扎实有序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加快建设韧性城市、智慧城市,进一步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增强城市安全风险防范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并将南京、无锡等7个城市列入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试点城市。
广东省深圳市印发《深圳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建设工作方案》,围绕“能监测、会预警、快处置”三大功能,加快推进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建设。据悉,深圳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建设在“1+11+N”(1个市级综合监测、11个区域监测、N个行业领域监测)应急管理监测预警指挥体系的整体框架下,以先行示范的标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提升燃气、油气长输管道、给排水管网、桥梁、综合管廊、电力管网、综合交通、电梯等专项应用的风险监测能力、分析预警能力和联动处置能力。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出台《象山县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方案》,打造“全景智联、多维融合、协同高效”的城市生命线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提升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精 准管理、动态感知能力,以实现城市生命线可感知、可预警和风险快速处置,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转变。方案对建设任务进行责任分解,调研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相关底数、基数,预计在2023年年底前,构建城市生命线安全风险发现、防范、化解、管控、工作评价新机制,为推动城市安全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摸清家底”
启动工程建设
做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摸清家底”是第一步。
江苏省南京市组织开展全面系统的地下管线测量和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并对新建设施“同施工、同测量”实行动态更新,建立较完善的基础数据库,夯实城市生命线安全数据“底板”。无锡市组织开展地下管线普查工作,覆盖全市800余条道路、约1.7万公里管线。目前已基本建成城镇燃气、供排水及市政道路桥梁地理信息系统和安全生产调度体系,还将对城镇燃气、供水等开展管线安全间距不足、第三方破坏等方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
“摸清家底”后,安徽省宣城城市上线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一期),对城市燃气、桥梁、供水、排水等系统实现运行全天候监控。据介绍,宣城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分为一期、二期、一期工程可实现对4座桥梁、323.4公里燃气管网及相邻地下空间、310公里供水管网、772.5公里排水管网的运行安全风险预警监管,可预防燃气爆炸、桥梁垮塌、大面积停水积水等影响群众安全生活的相关问题。今年,宣城将启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二期项目,扩大安全监测的范围,扩展安全监测的内容。
因地制宜
实现感知监测
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通过使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助力了解城市生命线的运行状况,实现风险的及时感知、早期预警和突发事件的协同处置、高效应对,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保障市民的生活安全。
深圳市在提升城市生命线工程监测预警能力的基础上,逐步拓展生命线工程周边环境风险感知能力、通信保障能力、防灾韧性能力、联动处置能力等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建设相关能力,实现广域覆盖、智能感知、精 准预警、高效处置,对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风险运行进行全 方 位、立体化感知。
安徽省亳州市构建“一网一库一平台”,即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感知网、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数据库和城市生命线综合安全应用平台。对燃气及地下相邻空间安全、桥梁安全等进行感知监测,收集燃气管网、桥梁、供水管网、排水管网等城市生命线的数据及地上危险源和重要防护目标等的各类数据,整合亳州市城市安全运行静态管理和动态监测数据,构建城市综合安全态势感知、综合分析研判、协同联动处置三大综合应用系统,以“一张图”的形式呈现城市整体安全运行态势,实现综合风险精 准分析预警研判以及跨部门、跨区域的城市级突发事件协同处置。
江苏省无锡市结合实际增加太湖水质安全监测、自建房安全监测、轨道交通安全监测3项“自选内容”。“我们遵循‘3+N’推进建设,根据需求,在做好3项自选内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扩展。”相关负责人表示。
摘自《中国建设报》2023.03.20 于芸